在線教育巨頭布局本地網課,本地教培機構打造線上平臺
來源:創客匠人 作者:小創 發布時間:2021-05-12

在線教育隨著民眾認知度和認可度快速提升,用戶規模迅速增大,已然成為教育培訓行業的主流模式。
在線教育隨著民眾認知度和認可度快速提升,用戶規模迅速增大,已然成為教育培訓行業的主流模式。
同時,越來越多在線教育相關管理政策出臺,在線教育逐漸走向規范化。
在“讓在線教育回歸教育本質”的呼聲下,多家頭部在線教育企業紛紛布局“本地化”網課。
什么叫網課本地化呢?
網課本地化
參考幾家頭部企業的做法:本地化招生、本地化產品、本地化教學、本地化服務。
為何巨頭們紛紛選擇布局本地化?
實際上,既是順勢而為,也是不得已而為之。
一方面,是由于教材、考情等存在地域差異。在K12教育中,除了語文、歷史統一了教材外,其他科目的教材在全國各地有很大差異。
尤其是在小學和初中階段,大部分考試是以省級甚至市級為單位對學生進行考量。本地教師對當地學習進度、學習側重、考試偏好等方面更熟悉,能夠給予更有針對性的教學輔導,讓其在考試中快速印證能力并實現成績的提升,做到 “教的都考,考的都教。”
另一方面,本地網課的招生成本更低,更有利于生源轉化。由于本地網課一般只輻射一個區域,比如省或市,覆蓋的目標用戶更為明確,且教學教研針對性更強,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,更容易提升轉介紹率和續課率。
簡單來說,由于在線教育覆蓋率不斷提高,頭部在線教育企業不得不進行更加精細化的運營,圍繞各地區學生的具體需求做針對性的教學研發。
在線教學授課
那么,巨頭們紛紛試水本地網課的情況下,原本就扎根當地、擁有本地化師資和教研團隊的教培機構們,是否擁有天然的優勢呢?
其實,從以上2方面來看,當地教培機構在這場競爭中極具優勢。
首先,傳統教培機構本身扎根當地,師資教研團隊長期深耕當地考情、學情;其次,擁有線下門店,以及當地的學員,更容易獲得信任感及區域影響力。
那么,教培機構是不是可以什么都不用做直接“躺贏”呢?
并非如此。
因為教育線上化是目前以及未來的一大趨勢,當時代車輪滾滾而來時,最好的方式是盡快上車,順風快行,并且互聯網時代的學生,天然對于線上化學習具有更強的適應力,而在線教育可以突破時間、空間限制的優勢,以及更加有趣、便捷的學習方式,也有助于提升機構的教學效率。
線上學習培訓
傳統教培機構所要做的,就是趕在頭部企業本地化之前,主動轉型升級,布局好自己的線上平臺,提升自己的教學服務質量,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。
其實這也是目前大量傳統教培機構正在做的事,頭部在線教育企業加速下沉,而本地教培機構則開始線上擴張,借助教育SaaS技術服務商創客匠人搭建屬于自己的在線教育平臺,通過主動OMO化(線上線下結合發展),來充分發揮自身教研本地化的優勢,觸達更多的潛在學員,獲得更高的轉化率和續課率。
同時,打造自己的在線教育平臺,有利于將學員數據電子化,更高效、精細地進行經營管理,也能夠提升機構老師的工作效率。
頭部在線教育企業們在網課本地化的道路上,還有一段路要走——教研教師難招募、教研難度大以及組織管理能力要求高等。
相較來說,本地教培機構已經紛紛在疫情之后開啟了線上探索,這場戰役鹿死誰手,還未可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