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K12在線教育服務與評價》團體標準發布,在線教育行業走向規范化
來源:創客匠人 作者:小創 發布時間:2021-05-08

越來越多教育培訓機構開始認同,未來的教育模式,必然是線上線下結合的OMO模式。
近年來,國內在線教育行業發展迅速,但教學質量參差不齊、師資力量薄弱、退款難、虛假宣傳等問題也一直為人所詬病。
為規范在線教育企業經營,中國消費者報社聯合天津市消費者協會、河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、北京大學電子商務法研究中心、北京市律師協會、北京猿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、網易有道信息技術(北京)有限公司等共同制定了《K12在線教育服務與評價》團體標準。
該標準從市場準入門檻、師資要求、行為規范、糾紛解決機制和收、退費要求等方面入手,對在線教育培訓機構的師資、課程服務、招生宣傳、合同、教學質量、爭議處理等層面明確了企業責任,規范了服務范圍、要求及服務方式,為K12在線教育服務的標準化提供參考。
K12在線教育
除了《K12在線教育服務與評價》外,今年3月16日,網信辦和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也已經成立在線教育專業委員會。
致力于完善在線教育行業認證和標準,加大規范力度,強化行業自律,規范市場管理。
而去年5月11日,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布的《關于對擬發布新職業信息進行公示的公告》中,就將“在線學習服務師”列入10個新增職業里。
在線學習服務師
以上種種,都能夠看出,在線教育正逐漸走向主流,尤其經過2020年疫情催化,在線教育滲透率大幅增加,國家也不斷提高重視度,出臺各種政策,讓在線教育行業能夠更加健康、規范、長遠地發展。
本次《K12在線教育服務與評價》團體標準的正式發布,也意味著在線教育行業進入規范化、精細化競爭階段。一方面,保護了消費者權益;另一方面,提升了在線教育行業準入門檻,為行業再次的高速發展提供契機,也為在線教育企業創造了良性的發展秩序。
在線教育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,極大豐富傳統的教學形式,拓展了課堂教學空間,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,對推動教育資源公平提供了有利幫助。
越來越多教育培訓機構開始認同,未來的教育模式,必然是線上線下結合的OMO模式,在線教育將會常態化,得到大規模應用。
線上線下結合
未來,是否有一個規范的在線教育平臺,將成為用戶判斷一家教培機構品牌實力的一大標準。
因此,越來越多教培機構開始加速布局線上,不同于大型企業擁有自己的技術研發團隊,中小機構一般會擇合作技術服務商搭建自己的線上平臺,省時省力、成本壓力較小。
目前已經有不同領域的教培機構通過創客匠人實現線上化,基于優質的線上課程,結合推廣員、優惠券、砍價、限時購等營銷工具,深挖用戶社交圈,實現了低成本口碑裂變。
總的來說,在線教育必然會走向規范化、常規化,而傳統教培機構不妨盡快轉型升級,主動“觸網”, 發展品牌,在新時代譜寫自己的新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