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培行業內卷加劇,暑假招生大戰如何開打
來源:創客匠人 作者:小創 發布時間:2021-06-02

而眼下正值六月,臨近暑假招生的關鍵節點,“營銷”二字再次成為了懸在機構負責人心頭的一塊巨石,教培機構應該如何應對?
隨著在線教育巨頭不斷下沉,傳統教培機構加速布局線上,線上線下融合速度加快。
隨之而來的是教育行業內卷加劇,教培機構必須更加精細化、特色化營銷,才能提升自身的競爭力。
在這種情況下,教培機構紛紛表示,營銷越來越難做。
而眼下正值六月,臨近暑假招生的關鍵節點,“營銷”二字再次成為了懸在機構負責人心頭的一塊巨石,教培機構應該如何應對?
暑假招生
很多人都說,教培機構躺著賺錢的時代早就過去了,如今想要做好一家機構,需要注重的環節越來越多了。而營銷環節,更是重中之重。
即使具備優質的師資、課程,若沒有合理的營銷,機構的招生工作依舊很難推動。
為什么會這樣?其實與教培行業的以下特征有關。
1.客戶轉化周期長
我國歷來重視教育,在每一年的家庭消費研究數據中,都能看到教育消費一直位列前三。
2021年,有31.30%的中國人想在教育培訓上增加消費。而在教育品類上,排在第一位的就是“孩子教育”,占比45.63%,從中可見每個家庭對于教育的重視度之高。
重視高、投入高,隨之而來的就是家長對于教育結果的期待值也不斷提高,因此,民眾對于教育產品的比較和觀望時間也會隨之變得更為謹慎與拉長。
教育培訓
2.決策、付費、消費群體不一致
與其他品類不同,教育產品的決策、付費和消費群體身份不一致,導致教培行業在思考營銷方式時,難度會隨之增加。
一般來說,教育產品的付費群體是父母,消費群體是孩子,但是決策群體可能情況更為復雜。
3.展現需要時間,口碑和服務愈加重要
教育產品不是一錘子買賣,在付款之后,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展現其成果。在這種情況下,家長對于一家機構好壞的評判,自然會從機構的“口碑”和“服務”入手。
這也是為什么口碑和專業化的服務對于一家機構來說,越來越重要。
教培行業的營銷難,不僅僅受其特性所限,也與如今越來越收緊的政策有關。
在線教育
今年3月以來,教培行業迎來了全國范圍內的大幅整頓期,在線教育的瘋狂廣告營銷逐漸 “銷聲匿跡”,但是接下來怎么走?
教育行業戰略規劃專家劉庚祥指出過:“教育行業內卷加速,機構精細化、特色化營銷勢在必行。”
瘋狂燒錢行不通了,教培機構更應該轉向以內容匹配用戶需求,通過內容營銷搶占用戶。
而對于傳統教培機構來說,如何把內容營銷發揮到極致?
布局線上,借助技術服務商創客匠人來搭建自己的在線教育平臺,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營銷方式,線上拓展豐富的流量入口,通過有效的授課、營銷工具來發揮內容杠桿的力量,是目前較為有效的方法。
暑招在即,大戰的硝煙已經開始彌漫,機構必須盡快提升自身實力。
通過搭建在線教育平臺,線上線下相結合發展,為學員提供更加精細化、特色化的教學服務,基于內容做口碑營銷,無疑是一個有效的辦法。